- · 《青春岁月》收稿方向[05/28]
- · 《青春岁月》投稿方式[05/28]
- · 《青春岁月》征稿要求[05/28]
- · 《青春岁月》刊物宗旨[05/28]
岁月深处又见芳华|《师恩难忘情意浓》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师恩难忘情意浓 文/于学忠(辽宁盖州) 一生中,老师出现在小学、初中、高中、大学阶段,都是人处于可塑性最强的时候,走进了你的世界。如果说老师是灵魂的一盏指示灯,那么班主
师恩难忘情意浓
文/于学忠(辽宁盖州)
一生中,老师出现在小学、初中、高中、大学阶段,都是人处于可塑性最强的时候,走进了你的世界。如果说老师是灵魂的一盏指示灯,那么班主任就是我见过的最能诠释这一概念的人。他永远饱含着工作的激情,兢兢业业地把情感渗透到了学生的方方面面,让每一个被他教过的学生都能蒙受恩惠,在喧嚣尘世中找到自己前进的方向。
--题记
闲时整理相册,无意间发现一张与王爱民老师的集体照,往事马上浮现于脑海。
我看着照片中王老师慈祥的面容,回想起中专时代的许多往事,近三十年还历历在目。王老师的谆谆教导和悉心关怀使我终生难忘!往事如烟,老师谆谆教诲,同学孜孜以求,中专校园生活,特别是班主任王爱民老师,与我们风雨同舟,点点滴滴,便一幕一幕浮现开来。
我是典型的“农二代”,我的父母都是农民。上个世纪的1992年,年仅18岁的我考上了一所县办职业中专,学的是财会专业。
王爱民老师对教书工作非常热爱,严格遵守时间。师范毕业四年后,回到农村当了一名老师,接手了我们新一茬财会班的班主任兼语文教师的“活”,号称“九二财会”。当时,年长我8岁,从外表看,他很显老成,但讲起课来,精神焕发,神采飞扬,热情奔放,渊博的知识,形象的比喻,生动的语言,一直令人神往。
中专时王老师教我们语文。记得有过这么一堂课,至今记忆犹新。“王爱民老师曾经上过这样一节语文课。他提着自家一部小小的单卡录音机到教室,然后播放了轻音乐,我们在轻音乐的伴奏下轻轻地诵读《故乡的榕树》,我对那节课的印象最深。”开始时,对于我这样的70后们来说,一提起古典音乐就有点羞愧,觉得很好奇?后来才知道,王老师原来是营口师专中文系毕业的。学生时代就有作品在省、市报刊发表,有大量诗文由名家在电台朗诵,还曾获全国大学生诗歌大赛优秀奖;他文学功底扎实、学识广博;他的语文课语言生动,条理清晰、重点突出,深受同学们的喜爱。
每天给学生上课,他都提着。课堂上,旁征博引,带领学生遨游于文学殿堂,戴望舒、徐志摩、席慕容、朱自清等许多名家名品,通过小小的录音机播放给学生们,给没见过世面的农村学生打开了一片新天地,让他们知道生活不仅有艰辛,还有诗和远方。
他时常对我们说:“中专语文课重在鉴赏。”让我们把语文课作为一门鉴赏课来学习,让我们从心理上会感觉轻松很多。在上课时,王老师尽量以蓬勃向上的人文情怀去感化每一位学生。比如在上《雨中登泰山》这一课时,他开始讲解文章的背景,而且播放相关背景音乐;在上课时,就用这首歌优美的旋律把学生带入细雨的美好境界中,在听觉熏陶下,我们就可以慢慢地陶醉于课文学习中了。既让我们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秀美,又能学会以苦为乐的学习和工作精神。他讲课表达清晰,板书工整,由浅入深,讲解透彻,课堂气氛活跃。尤其是他总是从培养学生学科兴趣入手,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上进心。这些对于我们每一名学生走向社会都是很好的德育教材。由此可见,只要老师引导得当,多给学生发言的机会,学生的闪光点是能挖掘出来的。
当时,王老师时常在课上课下,给我们讲讲诗歌,引导我们阅读鉴赏和尝试写诗。他把自己对生活的体察思考写进作品里,也指导学生在作品里表现生活。不长时间,我与其他同学就有一批作品在报刊发表,在国内获奖,成为一颗新星。
王爱民老师热爱学生,对学生的成长一直热情关怀和支持。他平易近人,和蔼可亲,生活简朴。时常鼓励我们,“人不可以骄傲自大,也不可以妄自菲薄”,“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”,鼓励大家树立雄心壮志,抓紧时间,读书学习。这么一件简单的事情就让我养成了这么好的习惯,看来给我们留下甜美的回忆,让学生养成一种好习惯,这是作为教师最重要的事情。
中专阶段,把班主任当家长,视老师如父母。课间休息时,王老师总是不顾劳累,忙着和学生交流,解答问题。师母孙中华温文尔雅、和蔼可亲;她的脸上总是挂着真诚的微笑,使我们感受到她的宽容和慈爱。有时,我和同学,课余饭后曾多次到其家中请教探访,王老师和师母孙中华总是热情接待,亲切交谈,使我们在专业学习和待人处事方面受益匪浅。现在每当与同学们聊起来,都有很多感慨,尽管岁月无情,但老师们的恩泽永远记于心间。这种感觉,丝毫没变;而且,愈久愈烈!
文章来源:《青春岁月》 网址: http://www.qcsyzzs.cn/zonghexinwen/2021/0304/89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