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· 《青春岁月》收稿方向[05/28]
- · 《青春岁月》投稿方式[05/28]
- · 《青春岁月》征稿要求[05/28]
- · 《青春岁月》刊物宗旨[05/28]
?驻守山村小学32年!他坚持做乡村孩子的“守望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美国作家杰罗姆·大卫·塞林格曾在自己的作品《麦田里的守望者》这样写到:“有那么一群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玩。很多的小孩子,附近没有一个大人,除了我。我的职务就是在那守望
美国作家杰罗姆·大卫·塞林格曾在自己的作品《麦田里的守望者》这样写到:“有那么一群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玩。很多的小孩子,附近没有一个大人,除了我。我的职务就是在那守望。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来……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,把他们捉住。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,我只想做个麦田里的守望者。”
在现实生活中,也有许多这样的“守望者”,他们坚守在偏远乡村,从青丝到白发,把青春岁月献给了乡村孩子。现年54岁的霍山县大化坪镇青枫岭教学点的潘声发老师就是其中一位。
金秋时节,记者一行驱车来到了大山深处的青枫岭教学点。蓝天白云,远处青山环抱,一所干净整洁的乡村小学映入眼帘。
潘老师热情地走出来给我们开门,紧跟在他身后的,是学校仅有的三名学生。小男孩名叫石政宇,今年四年级;两个小女孩分别叫石露菡、石玥,还在上学前班。偌大的学校只有潘声发一名老师和这三名学生,孩子们的笑声飘荡在校园里,显得校园更加的空旷。
“我是1989年从霍山师范毕业的,毕业之后,就到了青枫岭小学当老师。30多年来,我在辉阳河、向阳、青枫岭三个村小都待过。在青枫岭教学点待的时间最长。”谈及从教经历,潘老师拉开了话匣子。
青枫岭教学点前身就是青枫岭小学,早先,学校并不像如今这样萧条。鼎盛时期,学校最多有一百多人,教职工十余人。直到2015年左右,随着当地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以及城镇化的加快,学校生源流失严重。2018年,学校当时只剩下一名学生。
学生数量锐减,老教师陆续退休,潘声发也数次萌生过离开教学点的想法。“白天还好,有孩子们和我在一起,比较热闹。晚上,整个学校就剩我一个人,就会觉得有点冷清了。”潘声发说。
虽说好几次都想要离开,但是每次学生家长都一再挽留他。
“潘老师,你再帮我带一年孩子,明年就行了。”“潘老师,我小时候也是您的学生,我相信你的人品和教学,我希望你能留下来,继续教孩子们念书。”
……
每每听到这样的恳求,潘老师又觉得于心不忍。正是这样一次次的“心软”,让潘声发最终还是留了下来。一晃,就过了30年。
学生石露菡的奶奶,就住在学校原先的教师宿舍里,她告诉记者,如果不是潘老师坚持留在教学点,她就要带着孙女去镇上的幼儿园去念书。离家远不说,还得在那边租房子。
中饭时候到了,潘声发把孩子们的饭菜放进电饭锅里加热,他解释说:“以前都是我烧菜带他们吃,自从年初疫情之后,孩子家长就带饭菜过来,我中午帮他们热一下。”
别看孩子们小,个个都是懂事的“小人精”。采访的间隙,记者拿给石玥一个桔子,结果她只吃了几瓣,剩下的都偷偷装到了口袋里。问她为什么不吃完,她认真地回答:“我想留给爸爸吃,他很辛苦。”
打扫校园、日常教学、照顾孩子饮食……潘声发既当老师,也兼任了“保育员”的角色。 正在采访的间隙,潘声发的母亲正好过来给他送菜。
“他是个教师,教书工作最重要,我肯定支持他。”87岁的老母亲说起儿子,一脸的骄傲。
潘声发对于老母亲却十分的歉疚。“我爱人平时也上班,孩子们大了都在外地,老家就老母亲一个人,有时头疼脑热,生病发烧的时候,我本来应该好好回家照顾她,但是学校这边就我一个人,实在走不开。只能等到放学之后再过去照看她。”
夕阳西下,一天的教学结束了。学生家长打来电话,说暂时有事不能过来接孩子。于是潘老师又开车送他们回去。看着车子渐渐消失在山村小道上,一股敬佩之情在我们的心中油然而生。的确,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,像潘老师这样能静下心来坚守偏远乡村的教学岗位,几十年如一日,实属不易。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“学高为师,身正为范”的职业本色,更用自己一辈子的时光坚守乡村,成为乡村教育真正的“守望者”。
来源|皖西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谢彬 王正超 汪娟
点分享
点点赞
文章来源:《青春岁月》 网址: http://www.qcsyzzs.cn/zonghexinwen/2020/0929/60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