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· 《青春岁月》收稿方向[05/28]
- · 《青春岁月》投稿方式[05/28]
- · 《青春岁月》征稿要求[05/28]
- · 《青春岁月》刊物宗旨[05/28]
无悔的军旅青春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编者按:2018年5月,笔者有幸前往浏阳的湖南达人档案馆调研,得知湖南达人档案馆馆长周正升竟是军人出身,并且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的最高学府 北京装甲兵技术学院(今中
编者按:2018年5月,笔者有幸前往浏阳的湖南达人档案馆调研,得知湖南达人档案馆馆长周正升竟是军人出身,并且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的最高学府 北京装甲兵技术学院(今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工程学院),这让人惊羡不已。都说大学是青春的起航,军旅是人生的勋章,笔者通过翻阅周馆长自制的个人档案以及他的口述写下此文,旨在追忆他青春年少时那一段珍贵的军旅时光。
周正升出身于一户贫困农民家庭,20世纪80年代,在农村考上大学是一件虽然很难但很光荣的事情。那个时候,农村的孩子主要有两条出路,首选是通过高考跳龙门,其次是参军谋发展。周正升的第一次高考成绩其实并不差,他上了中专分数线,并且被长沙民政学校(现为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,1999年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)录取,但因为怀揣对大学的梦想,他毅然放弃了进入中专的机会,选择了复读。
1986年,周正升在第二次高考中取得了全班第一、浏阳市理科第二的好成绩。当时他总成绩576分,超过了当年清华大学在湘录取分数线。在填报志愿时,因崇尚军旅生活,于是他选择了北京装甲兵技术学院,自此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。
刚进入军校时,周正升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十分新奇、满足,对自己的前途也充满美好的憧憬。高中毕业时,周正升身体瘦弱,体重仅47公斤。军校的体育锻炼和军事训练异常严苛,刚入校时的他吃了不少苦。但是经过长年累月的锻炼,他的体格逐渐强壮起来,军事体能素质有了很大提高,再也不似以前那么弱不禁风。
装甲兵学校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必备的装甲兵技术,还会组织学生进行步兵科目的训练,以提高他们的步坦协同能力。1989年,周正升在河北燕山进行野外生存训练和军事地形训练。在这段时间里,攀登岩壁成为他们训练的常课。军校十分重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,除了政治思想品德、军事文化、体能素质这些基本课程外,还要求学生必须有广泛的业余爱好,琴棋书画等均应广泛接触,说这都是部队基层带兵的需要。
在军校的四年时间里,周正升不仅完成了部队要求的学习任务,掌握了过硬的军事技能,还利用课余时间选修了一百多门功课,主要涉及经济、法律、历史和文学等,这也为他以后的工作、创业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。他非常喜欢的一句话就是“活到老学到老”,这种学习精神他一直保持到现在。1990年下半年至1991年上半年,周正升在山东、山西、内蒙古等部队实习一年顺利取得了毕业证书,获得了工学学士学位以及坦克驾驶、射击、通讯三大专业二级等级证书。
军事演习是提高实战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抓手,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,打仗需要什么就苦练什么,部队最缺什么就专攻精练什么,突出使命课题训练、对抗性训练。因为军事演习是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下锻炼部队,所以非常辛苦,也有一定的危险性。在北京官厅水库进行的演习训练中,周正升因坦克侧翻右眼受伤,导致视力受损,留下严重眼疾,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他报效祖国的决心。毕业分配时,组织上要将他分配在北京南口某坦克团,但他没有因为自己眼疾的困扰就安然接受这一优待,而是毅然放弃在北京发展的机会,坚决要求到最艰苦、最边远、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工作。
1991年7月,周正升从军校毕业,被分配到广西南宁扶绥县的广西军区独立坦克营二连工作,先后担任排长和助理员。他所在的驻地离中越边界仅200余公里,既是边防重镇,又担负拱卫广西首府南宁的重任。独立坦克营机构编制小,人员少,营区仅五栋三层楼房,总面积不足1 000平方米,生活训练设施简陋,地处穷僻山村,远离城市繁华,但这一切并没有动摇周正升的报国决心,也丝毫未减轻他献身国防事业的热情,他始终觉得扎根基层部队做实事才是真正地为祖国效力。
1992年,周正升又被调往广东花县九塘的42军坦克旅三营九连。他依旧选择在基层连队任职,不怕吃苦受累,积极参加军事训练,发挥军校所学专业技术特长,很快就和新战友们打成了一片。
1993年初,部队在全军选调驻港部队人员,周正升也在候选人队伍中。对于这次选调周正升是抱有很大期待的,但在最后的体检中,由于视力不合格他终究还是未能如愿。1994年初,因眼疾复发,周正升视力严重下降,已经没办法继续留在部队服役,于是组织上决定让他提前转业回地方工作。当时,周正升内心是万分不愿的,他还这么年轻,还想继续为祖国作贡献,他并不想就这样离开部队。但是,想到自己的眼疾可能会影响完成部队任务,甚至还有可能连累战友,再坚持下去只会给部队增添负担,周正升终究还是下定决心离开部队回家乡工作。
文章来源:《青春岁月》 网址: http://www.qcsyzzs.cn/qikandaodu/2021/0503/1040.html